据闽南网4月9日报道:婚介公司收了王女性7万元服务费,为她介绍相亲对象,然而,此人的实质职业、收入、房地产等信息,都与婚介说的天差地别,王女性能否需要解约并退费?
女子向婚介公司交7万相亲费


为早日“脱单”,王女性找到一家婚介公司,花费7万元购买了红娘服务。依据双方签订的合同,婚介公司将在12个月内为王女性提供约见不少于12人。
知道择偶需要后,婚介公司非常快推荐了第一位男性,并告知王女性,该男性身高1米81,星座为双鱼座,重点大学本科毕业,在国企年收入达55万元,城区还有一套120平米的独立婚房。
王女性满心欢喜地去见面,事后却得知,该男性的基础学历是专科,也并不是在国企工作,与爸爸妈妈同住在40多平米的房屋里,学历、工作和住房,全部与婚介企业的介绍不相符。
为安抚失望的王女性,婚介公司第三为她约见了一位男性,这次王女性发现男性提供的照片拍摄于10年前,与真人差距非常大,故以婚介公司存在欺骗和违约、互信基础丧失为由需要解除合同,退还服务费。
婚介公司表示赞同解除合同,但需要扣除30%的服务费作为违约金。
最后在法院主持下,双方达成调解协议,确认解除合同,婚介公司退还王女性6.5万元。现在该公司已履行了退款义务。
相亲者屡遭婚介服务“货不对板”
据光明网此前报道,一些婚介机构宣称可以介绍“高富帅”“白富美”,误导买家购买高额套餐,买家屡遭婚介服务“货不对板”。
小花(化名)花了3万元购买了婚介套餐,她在同意服务后叫苦不迭:“‘红娘’在一年内给我安排了30多场相亲,却没一个成功的!”
购买了“19998元婚介套餐”的小唯(化名)向记者介绍了她第一次接触婚介机构的历程:“我刷朋友圈时看到一个广告,画面上有一位穿着白T恤、长相最帅的男士,旁边写着‘如此的男性,你想让他做你的男友吗?’”小唯点开了消息界面,随后对话框跳到一个表格微信小程序,提示小唯填写个人学历、籍贯、工作单位性质、手机号码等信息。
几天后,小唯接到自称某婚介机构“红娘”的电话:“女性你好,有位男性跟你挺匹配的,他身高中一年级米八多,藤校海归硕士,央企工程师,北京三环内有两套房,京牌宝马车,你想认识一下吗?”小唯听闻后激动不已,“红娘”需要小唯需要亲自到婚介机构的店铺聊一聊,由“红娘”对小唯的外貌、家庭、工作等状况评估后再安排见面。
小唯只身前往店铺,却被“红娘”叫到了一处密闭的小屋中,随后便被进行了“焦虑式洗脑”。随后,小唯在多个“红娘”“资深骨干”、业务经理的轮番攻势下,签下了19998元的婚介套餐。然而,在后续服务中,小唯再问起何时能与“出色男性”见面时,“红娘”却推说该男性“名草有主”了。
记者采访了多位购买过婚介套餐的买家,发现不少人都有小花如此的困惑,却苦于和每一个相亲对象都只草草见过一面,非常难举证他们是否婚托,所以在服务期满后就会不了了之。
法官:婚介机构应少些套路多些诚信
上海浦东新区人民法院南汇新城法庭法官李尚伟觉得,婚介服务合同与服务对象的具体择偶需要、个人爱好密切有关,并且需本人亲自履行,具备肯定的人身专用性,合同双方间的互信基础极为要紧。在一方违约尤其是互信基础丧失时,不适合强制继续履约,而应准许解除合同。
婚姻介绍本是一桩美事,但当下婚介市场参差不齐,一些“红娘”一味追求营业额,过度宣传和承诺、价格不透明、服务不规范等乱象频出,使得行业面临信赖危机。
王女性案件中的婚介公司创建不满一年间已有3起案件涉讼,反映出其在合规经营上存在问题,后续法院还凑合这类问题制发司法建议,并抄送行业主管部门、行业协会,形成治理合力,促进婚介服务行业良性健康进步。
他同时也提醒,买家应多留神、多察看,理性小心消费。婚介市场提供的服务水平参差不齐,买家应格外慎重。第一在挑选时尽可能“货”比三家、广泛调查,选择信誉好、口碑佳的大型婚介;在签订合同时,要详细知道服务内容、服务期限、退款标准等信息;在付款时,建议依据我们的实质需要和经济情况合理消费。对于婚介机构介绍的相亲对象,也不要过分相信其提供的表面信息,可以需要查询建档信息、服务记录等内容,综合研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