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看了《再见爱人4》里面李行亮和麦琳“鬼打墙”式交流,结合几位嘉宾的建议,形成一篇总结文稿,推荐给大伙。
各有各的无奈
大家有时会同情麦琳,有时又会感觉,仿佛李行亮做得也很好,也会感觉他其实也好无奈。作为男性,看了这期节目,或许会站在李行亮这边,会觉得李行亮在想解决方案,在解决问题。或许只有女人才能了解,麦琳的情绪到底在哪儿。“我告诉你的不是事,你在跟我解决问题,我跟你解决的不是这个问题。”

其实,麦琳自己可能也没了解自己到底想要什么,然后期望让他们去猜对,假如他们没猜对,她就会说:“你不关心我”、“大家不可以交流”、“你都没在听我讲话”、“大家是平行的”这种话。
情感中的债权人
我需要展示我的要紧感,但我如何展示我的要紧感?我需要要在所有些情感当中成为债权人。譬如麦琳在和李行亮交流中有一个三连问:
“你会感觉到我不关心你吗?”
“你会感觉我不在乎你吗?”
“你会感觉我不喜欢你吗?”



这三连问就是讨债人的三连问。
麦琳要的是日常的关心,不是等出了事再来弥补。可是李行亮没这么做吗?有啊!他平时送了护手霜、或者乳液、还有腰垫,可是麦琳说:“反正你给我买的身体乳跟擦手的,我都没用。”



为何?这不是平时的关心吗?不,假如麦琳告诉李行亮:“我好喜欢这个护手霜,这个正是我需要的。”那可能李行亮就感觉不那样亏欠她了。麦琳要的不是护手霜,而是李行亮的内疚感。换句话来讲,就是她内心是不期望他们做做功,不期望他们的偿债行为是成功的,她要的就是一句“对不起”。
其实,针对麦琳的每个需要,李行亮都回答说想去做,譬如麦琳说平常没关心她,那他就送乳液,送腰凳;麦琳说不要等吵架了再来讨论这件事,李行亮就会说那大家平时生活就能来交流,譬如每周约一个时间来专门讨论解决。然而,当李行亮的回答已经快要接近答案的时候,麦琳就会来一句:“唉,你就是不懂我!”

快接近答案,其实就是出题人(麦琳)不想叫你拿分的考试。这种情况,无疑让不少男性都要崩溃,李行亮也讲到,他会感到如此非常痛苦。然而正是如此的痛苦,恰恰让麦琳感觉到了我们的重要程度。就是说,麦琳心里需要他们的内疚,需要表达我们的委屈,需要在两人关系中叫人感觉自己是付出得比较多的那一方。
这样的情况特别常见,譬如不少女性会说,老公只有在跟她吵架的时候才会看自己,只有自己对老公不满的时候,他们才会感觉需要来补偿自己。这时,女性需要的那种关心,是日常不带其它原因的纯粹关心。对女人来讲,她要恰恰不是目的性非常强的伴随,而是自然而然表露的关心。这种需要显然对大多数男性来讲都是非常高的,所以夫妻之间才会产生那样多不可调和的矛盾。
有时候,女孩需要的东西总是是非常抽象的,需要男性去领会并付诸到行动,她们一般会感觉,假如具体地讲出来就没的意思是了。假如关心还要自己主动索取,是否会感到非常丢脸呢?
爱是无需被证明的
其实麦琳说,为何他们不关心自己,由于如此的关心是为了证明爱我。可是爱有个悖论,就是爱是很难证明的。爱只能相信,不可以证明!
之所以会引发这种情绪,最大的可能是麦琳已经当家庭主妇,照顾家庭和孩子不少年了,她要获得所有的价值感、安全感和一定只能从李行亮那里,没别的地方可以获得。她把自己包得太紧了,最后表现出来的就只有两种极端情绪:高兴和暴炸。

其实,当婚姻遇见瓶颈的时候,可以换一种生活方法。譬如对麦琳来讲,完全可以出去找个班上,环境不同了,心情可能就放开了。一个人把所有些精力都投入到家庭里面,那样想要的安全感就会不少,也会想要得到应有些回报。虽然麦琳说她的投入是无需回报的,但这肯定不是一个人内心的真实反映,事实上每一个人的付出都是需要回报的。她之所以说无需回报,背后的意思就是说或许无需所谓物质上的回报,其实要感觉到我们的重要程度,也就是我们的付出要被他们打心底里认同。
问题就是,李行亮和麦琳都是好人,两个人都想对他们表达爱,两个都不想亏欠其他人。李行亮的做法是:我必须要对你说,我想来回报你。但这恰恰是麦琳不想要的,麦琳要的就是,你就得不断地同意我对你的好,这件事情你要反复去同意和认同,并且高度一定自己这类付出的价值。
要了解爱自己
说到最后,其实最重要的问题是要了解自己爱自己,假如自己都感觉自己特别可爱,非常爱自己,就会感觉其他人非常赏析自己。麦琳的问题就是,她本质上不那样爱自己,不那样赏析自己,她就不相信李行亮的行为是爱。
对李行亮来讲,要有效交流,最简单的方法不是问他们为何那样生气,那样难过,而是问他们:“你上一次感觉我有关心你的时候是什么时间,我当时做了哪些?”这个方法叫例外提问。就是说,再不济我总做对过一次吧,不可能整个整个婚姻十几年,从来没叫你高兴过一次。假如有一次,那这一次是什么时间,是我做了哪些,或者说了什么,然后以那个案例为标准,就能把成功的经验去复制。